首页-学院新闻

“大班上课,小班研讨”教学方法研讨与交流之三

发布日期:  2012/11/06  刘华   浏览次数: 部门: 未知   返回

"大班上课,小班研讨"教学方法研讨与交流之三
——现阶段实施情况及下阶段规划方案交流会

        11月2日下午,大家期待已久的"大班上课,小班研讨"教学方法第三次研讨交流会在宝山东校区计算机学院大楼1104会议室顺利举行。
        在计算机学院教研中心主任赵正德教授主持下,教研中心的全体教师和学院学科基础课的任课教师积极参与了研讨和交流。会议议题主要由现阶段实施情况及下阶段规划方案两大块进行。
        首先进行教学研讨与交流的是《离散数学》课程组。承担该课程的教师详实明了地报告了本学期该课程的教学实施方案以及执行情况。
        吕卫强老师的研讨课实施方案中将每个小班分成约10个小组每个小组3~4人,确定一名组长。每周有三个小组进行报告,一个小组在讲课时指定,其他两组研讨课时当场指定或抽签决定,具体的研讨题目、每个小组报告人也由抽签决定。根据每组报告次数随机调度,以保证每组在本学期能报告2~3次,每个同学都需准备研讨内容。对于研讨课的评分主要通过学生是否参加讨论、是否有新思路、对于研讨题目是否能言之有物地提出质疑等方面进行考评。吕卫强老师还对研讨课的讨论次数、是否可以在研讨课中增加习题课、研讨题目的设计以及如何制约不认真的学生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戴东波老师在研讨课题目如何选取、如何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以及其他一些实施中有待改进的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牛志华老师从课堂教学内容的变化及影响、讨论课实施情况、学风变化、成绩评定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汇报交流。她认为研讨课中自学内容的增加提供了学生发展自己自学能力的机会;在研讨课上以小组成绩和个人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可尽可能地了解学生个人的学习态度和课程的掌握情况;增加了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模式和思维模式的一个窗口。在学风方面,可促使学生将功夫平均地用在学期的10周内;促使学生时刻自查自己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省。从实施效果来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增强,学生的潜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激发,但横向比较有些参差不齐。针对研讨课中学生存在的部分学生投入的时间仍未达到课程的要求、自学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有待加强等方面的问题,她从讨论题的设计、讨论班的人数以及成绩评定等方面提出了如何将讨论课的引导作用达到最大化的建议。
        在会议的第二阶段,针对即将开设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数据结构》两门课程在这一教学方法引领下的规划方案,各课程组长和与会老师们进行了畅所欲言地交流与探讨。
        会后,计算机学院教学副院长李青教授对此次会议的交流成果作了积极而肯定的评价,认为《离散数学》课程组"在报告的形式和分数上制约不认真的同学"等方面的经验和方法不乏可圈可点之处。
        有学者提出"小班研讨课教学"是"本科生精英教育的核心元素",而本系列研讨会正是通过"摸着石头过河"的方法对这一理念展开的探索实践。我们相信,通过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积累经验,就一定能使更多的同学受益。


上一条:我校ACM程序设计队在第37届ACM/ICPC亚洲区杭州站竞赛中又获铜奖

下一条:“大班上课,小班研讨”教学方法系列研讨会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