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报告:高校的高性能计算中心:基础设施、教学与科研
HPC Center for Universities: Infrastructur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报告人:林新华副主任 上海交通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
报告时间:2012年7月11日(周三)13:30
报告地点:上海大学延长校区行健楼734室
邀请人:徐炜民教授
报告摘要:
高校的高性能计算总得益于网格计算和云计算。十年前,随着网格计算的登台,国内高校掀起了一股HPC建设的热潮。今天,借着云计算的流行,新一轮的HPC建设已经悄然升温。
但是十年过去了,我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依然是那么3个:1)基础设施:超级计算机本身(的性能)是最有展示度,也是最容易排名的。但需要仔细平衡峰值性能、新技术的使用(如目前的异构计算)以及满足校内实际应用的需要这3者;2)教学:(毕业的)学生是最有影响力的。虽然已经尝试了多次,但如何教本科生并行计算,教应用专业的HPC是一个值得再次尝试的问题;3)科研:不是单纯提供计算资源,而是和用户在科研上有高水平的合作,才是HPC中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Brief Biography:
林新华,上海交通大学高性能计算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计算和并行编程。2005年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师从陆鑫达教授。教材《并行程序设计原理》主译之一。NVIDIA全球CUDA卓越中心上海交大负责人,HMPP亚太众核计算中心联合创始人。ACM、SIGHPC和CCF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