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学院新闻

“大班授课,小班研讨”教学方法研讨与交流之十

发布日期:  2014/03/07  刘华   浏览次数: 部门: 未知   返回

        2014年2月28日下午,宝山东校区计算机学院大楼402会议室召开了"计算机网络"和"操作系统"课程的教学研讨交流会。
        会议由教学研究中心主任赵正德老师主持,计算机学院教学副院长李青老师、教学研究中心的全体教师以及此次"大班授课,小班研讨"相关课程的所有教师一起参加了会议。
首先交流的是"计算机网络" 课程组长钱权老师。钱老师从课程概况、基本做法、课程考核、效果及反馈和问题与体会这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该课程组将研讨课一学期的10个课时按单、双周,每次2课时的方式进行实施。
        在"大班授课"方面,将一个年级的所有学生分成2个大班,分别各由2个老师负责,将一个学期的内容分成前后两部分,分别由两组老师进行教学。这样做的好处是,分摊到每位教师身上的教学任务相对精简,从而使教师能有更多精力专注于讲授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在"小班研讨"方面,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课外充分准备,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为指导思想,通过教师评定和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成绩评定。在研讨题目选择设置时,经过课程组全体老师在前期准备阶段多次的沟通,将每章可供研讨的内容,整理成研讨课可供选择的话题库。教学中授课教师根据需要,在话题库内每次选定1~2题,上课时采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PPT演讲、师生互动和提交读书报告。
        课程考核成绩评定比例为:课堂成绩(10%)、研讨成绩(10%)、上机成绩(10%)、作业成绩(10%)、期末成绩(60%)。其中,课堂成绩来自出勤情况(包括大课、研讨课和实验课)、上课听课及课堂交互情况。大课采用签到表的形式进行点到。研讨课成绩的记分规则:以小组为单位上台演讲,根据每个人的演讲情况计分,分5个专题。指导教师和其余组为每名同学打分,其中计分权重为教师权重占60%,学生组权重占40%。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的同学,适当加分但比例控制在10%以内。
从课程效果及反馈来看,采用"大班授课",可以让有经验的老师走上讲台;大班安排多个老师,可让教师的精力更为集中;采用"小班研讨",可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相互学习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交流和表达的能力。由于该方式更注重平时的积累,经由将课程考核分成5个环节,平时的出勤、作业、研讨、实验共占40%,期末考试仅占60%,从一个学期实践效果看,还是相当不错的,全年级不及格学生数在仅仅在10个以内,约为3%。
        随后交流的是"操作系统"课程组长赵正德老师。赵老师从该课程组的研讨课程概况、研讨实施情况以及研讨效果与思考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在"大班授课"方面,课程组精心设计了适合教学研讨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尝试了"精讲教材中的主要内容,其余部分均需学生自学"的教学内容改革。"小班研讨"采取以学生为主,报告课内外学习收获和体会、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开展讨论。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控制研讨流程,参与点评,记录研讨情况,并给积极参与研讨者判分。研讨课的基本要求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主动发言,课外做好充分准备。研讨题设计以教学研讨大纲为主线,以主流操作系统为分析实例,与教学进度同步,精心设计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研讨题。研讨题型主要有小组讨论题、实验题、自学题和学生自拟题4种,并做到上课的第一周在学院网站预先发布。研讨课的研论形式,同样采用每2周1次,共4次,计8学时,按4名同学自由分组开展课外学习和研讨活动,并推选一名组长,由组长组织小组成员对于不同的题目,轮流承担不同的角色。
        课程成绩评定采用"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10%+研讨成绩×20%+上机成绩×20%+期末成绩×50%"。其中,平时成绩评定由出勤情况和学习态度给出;研讨成绩评定,通过"个人问(抢)答成绩(或思考题)(40分)+ 个人小组成绩×60%(60分)" 进行判定。研讨成绩具体的记分规则为:每位学生取个人问(抢)答成绩(或思考题)最高4次(满分为10分/次×4次=40分),个人小组成绩采用"学生组内自评权重,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的评判方法(满分100),具体方法为:一个小组研讨结束后,教师根据该小组的表现情况对小组评分(百分制),其他小组也根据该小组的表现情况对该小组评分(百分制)。该小组本次研讨的小组成绩为:(其他小组的平均分+教师评分)/2;每次研讨,小组根据每个成员的贡献程度进行组内评价,本次研讨的个人小组成绩为:小组成绩*组内评价;4次个人研讨成绩之和就是学生小组研讨成绩(百分制)。上机实验成绩评定,各位指导教师自行评定;而期末试卷的评阅,采用以大班为单位流水评阅。
        从该课程组实施的研讨效果来看,学生思考问题的逻辑性、严谨性和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采用"小组代表报告、同组组员补充(现场抽签题、预先准备题)、其他小组补充和教师学生随机提问与学生抢答"的研讨流程切实可行;采用"学生组内自评权重,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的研讨成绩评判方法的评判质量较高,效果较好;研讨题可以与大课同步,也可以超前(不与同步),有助于教师大课难点的讲解与分析,以及加快或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10%+研讨成绩×20%+上机成绩×20%+期末成绩×50%比较合理,可参照施行。
        此外,赵老师还从研讨时间紧,研讨内容深度较难把握,研讨的可持续性以及重修学生的研讨参与度比较难以掌控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问题与想法。
        整个会议期间,大家都秉着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通过摸着石头过河的科学实践探索方法,积极而热情地参与了讨论和交流,现场气氛活跃而和谐。

计算机学院教学研究中心
2014.3.4


上一条:学院在社区学院顺利开展13级分流前宣讲

下一条:学院课外专业兴趣系列讲座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