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自1988年创建至今,为社会培育了大批信息领域的专业人才,在这期间也积累下了丰富的校友资源。我们的校友遍布在各行各业,硕果累累。与此同时,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将于6月18日隆重举行校友理事成立大会。值此之际,我们开展了寻访校友足迹、寻找上大情怀的主题系列预热活动。我们寻找榜样力量,传递母校温情,弘扬上大精神,凝聚校友力量,共筑青春梦想。希望将来我们的校友会能成为大家的后盾和港湾,成为一起探讨生活、畅谈工作与梦想的平台,在“互联网+”时代中,开拓创新,共谋发展。并希望通过校友论坛、“智”空间的孵化、创新创业机制平台的建设作为载体,凝聚智慧、并肩前行。
[校友风采] 世代上大情 共筑同窗梦
时代所包含的概念,远不止时间,还有如同以太一般充盈其中的深入骨髓的永恒的记忆。 在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心路,不同的故事。1988年,上海工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和上海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联合成立为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恍惚已然二八载,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计算机学院本硕学生一行5人,追忆王兰成和柴国强两位老校友的往昔岁月与母校情怀,一同见证时代的陆离和老校友的矍铄年华。
世代上大情 共筑同窗梦
王兰成是柴国强在工大时期的学长,二人与当时尚为年轻的工大计算机系一同在岁月中经历成长。王兰成学长的祖父曾任中华职业学校校长,教育理念与钱伟长校长不谋而合,其父是搞核工业武器的专家,回到上海之后调至上海工业大学任教,自己则是与上工大相伴七载,可谓传承了三代上大魂。如今的他沿袭祖父与父亲的脚步作为一名教育者耕耘在神州大地上,“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把学科精神、教育理念更好地传递给更多的人。柴国强学长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一直以来作为一名企业家回报祖国母亲。85年留校任教,4年之后公派日本深造,仅一年时间便被调往高盛纽约总部。他将毛主席的箴言“为人民服务”在西方世界中发扬光大,反响极大,也为他广结世界好友,积累人生财富定下了基石。命运的浪潮似乎推着他离祖国越来越远。然而就在毕业20年之际,他毅然放弃了在美国已然稳定的生活,回到祖国工作。他说“我希望能够将在高盛期间积累的资源与上大的开发能力结合,嫁接日本的成功经验,将好的技术,好的人才推向市场,走向全中国,走向世界。这是我如今的人生理想!”两位校友秉持着奉献精神,报效祖国、反馈社会,他们如今把这份济世情怀带回到我们的大家庭,这份意义亘古绵长。
忆往昔之青春岁月 激励后辈勇往直前
两位学长如今正是知天命之年,回忆起在工大的激情岁月时却像是孩童在享受糖果的美味,眼里迸出神彩。王兰成学长笑言,那时没有通宵自习室,考研的时候,冬夜里还被赶出教室。“可是学习不能停止呀!”于是大家就找到了食堂,坐在长板凳上,披着军大衣,在灰暗泛黄的灯光下继续学习,奋斗的往事历历在目。柴国强学长倒是特别喜爱踢足球。“我当时每天要踢三场球,上课前一场,中午一场,晚上下课后一场。国家队十一号人的名字我能倒背如流!”柴学长记得很清楚,81年的国庆节,中国3:0击败沙特阿拉伯,青年学生们欢呼着上街游行,有激动者还烧了被子。那种青年人的朝气蓬勃之势,写就了他的青春之诗。也正是这样的力量,一直以来推动着上大前进。
两位学长的故事是计算机学院校友的故事,是近现代大学生的故事,也是一段触动后辈共鸣的故事。透过他们的故事,寻访同学感悟到:作为独生子女的他们有太多时候都只是一个人去学习和成长,独自面对挫折和挑战。他们感激这次寻访机会所带来的精神供养,并希望校友会能够顺利组建,因为他们想见到更多的校友,听到更多的故事,那时他们将不复孤独,学长们的奋斗济世之精神将陪伴他们一起面对风雨,迎接彩虹。
不难感受到那个激情时代中,青年人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仍氤氲至今。这种情感,也即是热爱,是对人民,对国家,对那个时代一切的热爱。他们矍铄年华、神采奕奕,最本真的思念与感怀将一同带回学校,带回学院,爱与梦想将历久弥新。
作者:阮义彬,刘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