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工

2019年上海大学第一届机器学习主题研讨会

发布日期:  2019/01/18  文婷刘   浏览次数: 部门: 未知   返回

        20190117日上午9,由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主办的上海大学第一届机器学习主题研讨会在宝山校区乐乎新楼学海厅举行。研讨会是上海大学”千帆跃进”系列活动计算机学院特色学术活动。

本次研讨会由3位青年专家以及我院岳晓冬教授带来四场精彩的报告。第一场报告由GE Healthcare(通用电气-医疗)李昕博士带来精彩的报告。主要集中在前沿技术以及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方面。介绍了医疗领域的知识,尤其是一些研究成果,对机器学习在医疗领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尤其是在肺部肿瘤发展的预测,心血管疾病等方面,使到会的老师和同学们学到了很多前沿的技术和知识,以及对医疗领域背景的一些了解。拓展了我院同学的学术视野,聆听的同学在报告之后进行了踊跃的提问。

第二场报告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助理研究员赵静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关于高斯过程动态系统:建模,学习与应用。赵老师的报告更偏重理论研究方面,学术氛围非常浓厚,使我们对相关基础理论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论理解。在最后,给出了一些人体姿势的识别,道路的流量预测。在报告完成后参加的同学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提问,赵老师也给出了深入浅出的解答。

第三场报告由上海财经大学数据科学与统计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王刚博士带来点集匹配算法及其应用。在报告中,他主要介绍了用点集来做3D场景下图像配准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基于流形假设的启发,该工作利用了在低维流形中局部近邻结构不变的性质并结合核方法提出了一种更鲁棒的非刚体配准方法。最后,王老师展示了该方法在图形畸变,噪声,异常值和旋转等多种配准场景下的应用。在报告结束,李昕博士忍不住提出了这种算法在他所研究的医疗领域的应用。

经过中间简短的茶歇,由岳晓冬教授给我们带来关于邻域模型不确定性分类决策的精彩报告。岳老师首先介绍了不确定性决策的重要性,引入了一种带拒识分类的思想,并给出了理论模型以及实际医疗应用的例子。在分类问题中留出不确定的样本,可以在保证足够精度的情况下,加入领域知识判断难以分辨的不确定样本,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在研讨互动环节,围绕着(1)机器学习在实际应用中,数据和模型,哪个更重要?(2)如何在读研期间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3)在人工智能领域企业或研究机构任职需要学生具备哪些素质?

这三个问题专家们给出了精彩的回答。王刚老师建议大家关注新的期刊来获取最新的进展。赵静老师对发表A类论文进行了深入的解析。总结出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获得的成果,要大量的读取论文和参考文献,如何精读,如何略读,要耐得住寂寞,受得了挫折。要坚持到底,才能掌握真正的科研精神。李昕老师首先对学生受众分类。是否读博是否工作,进行了分门别类的讨论。

在提问环节,参会学生踊跃进行了提问,展现了我院同学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相互的讨论和交流过程中,提升了同学们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尤其是讨论交流能力。

纵观整场报告,老师与学生们的反响异常热烈,报告间隙的讨论过程十分精彩,也激发了学生们的求知欲望,充分达到了本次研讨会的目的,也让我们由衷的期待未来关于机器学习领域更加精彩的研讨。


上一条: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研究生全体党员观看‘垃圾分类科普与实务’知识讲座

下一条:计算机学院研究生举行团拜会